规模化猪场疾病防控主要通过生物安全体系、疫苗免疫、药物保健进行,疫苗免疫在预防病毒性疾病发挥了重大作用,一些猪场误认为使用疫苗后就高枕无忧,其实多品种、大剂量及过于频繁免疫造成猪群的免疫应激,以及免疫应激造成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增多,这与免疫过程中的细节操作密切相关,细节不重视造成的免疫失败比比皆是,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因操作失误造成的免疫失败,是规模化猪场稳定运作的前提。

  1 、疫苗质量与保存条件的检查

  使用前要逐瓶检查其封口是否完好,瓶签上疫苗名称、批号、有效期、容量和使用方法的记载必须清楚,疫苗色泽和物理性状应与说明书相符。

  定期检查疫苗保存条件,冰箱内放置数显温度计,及时关注温度变化,冷藏条件保存的疫苗,时刻注意靠近冰箱内侧疫苗有没有出现冻结现象。

  2 、注射器具

  2.1 针头选择

  不同猪只选择不同规格的针头,使用过大口径针头或注射过快,疫苗液容易倒流,造成苗量不足,免疫效果差。产房仔猪(0-21日龄):9*12;保育猪(22-70日龄):12*25;育肥猪(71日龄-出栏):12*38;母猪免疫油乳苗使用16*38。

  2.2 免疫器具的分类

  对于规模化猪场来说,疫苗免疫的次数和针头使用的频率比较高,免疫的疫苗种类多,为避免交叉污染,疫苗免疫器具(针头、注射器、托盘、酒精缸、保温箱)需要分区、分类使用。

  2.3 避免注射器和针头的污染

  注射器和针头应反复清洗和消毒。经过高压消毒或煮沸消毒15分钟,针头消毒后放置在干燥箱中进行干燥,防止针头内存有的水对疫苗的影响,在操作中做到一猪一针头。每次吸取疫苗时,必须更换针头,或在疫苗瓶上固定1枚针头,避免吸取疫苗时造成的污染。

  3 、疫苗稀释注意问题

  3.1 疫苗稀释液选择

  主要针对活疫苗,除专用稀释液外,所有弱毒疫苗均使用生理盐水,稀释疫苗前,用一次性注射器量取所需稀释液或生理盐水剂量,按照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数量进行疫苗稀释,开封后的生理盐水不能连续使用。

  稀释弱毒疫苗,按照1头份1-2ml的比例加入稀释液。临床上许多猪场为图操作方便,少加稀释液,结果使得疫苗稀释不足,渗透压过高,接种后猪体吸收不良导致免疫失败;稀释液也不能过多,过度稀释使得渗透压过低,疫苗中的病毒因此死亡,使得接种抗原量不足,导致免疫失败。

  3.2 疫苗稀释操作

  首先要做疫苗的真空试验:针头插入后注射器内稀释液应自动吸入,如不能自动吸入,说明疫苗已失去真空,疫苗很可能已失效。很多猪场在稀释疫苗时,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将疫苗瓶开启,然后将稀释液或生理盐水注入疫苗瓶内,这样会造成对疫苗真空性检查工作不到位,不能确保疫苗的质量,并且因负压状态下,开启疫苗瓶会吸入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

  疫苗的等温稀释:稀释液在使用前,最好在冰箱冷藏室放置2小时以上,以减少稀释液与疫苗的温度差,同时也有利于稀释后疫苗的保存。

  3.3 疫苗稀释后的保存时间

  疫苗要现配现用,弱毒疫苗稀释后尽量在2h内使用完毕,在夏季高温季节尤为重要,可以采用保温箱内放置冰袋或使用保温瓶,效果不错。

  4 、疫苗免疫注意的问题

  4.1注射部位选择

  注射疫苗部位一般选择颈部注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尤其是大栏饲养的猪只,因活动范围较大,防疫人员经常采用打飞针的方式,结果造成免疫部位不准确,从而影响免疫效果。因此大栏饲养和通栏饲养的猪只在免疫时尽可能用栏杆缩小活动范围。

  4.2 疫苗温度控制

  对于冷藏的疫苗,比如口蹄疫疫苗,直接从冷藏室取出,其温度在2~8℃,如果直接注入猪体内,应激比较大,在使用此类疫苗时,最好与室温相同,并摇匀后使用,减少应激造成的免疫失败。

  5 、猪群健康状况

  在接种前,应注意猪只是否健康,对不健康的猪只,不能接种疫苗。注射疫苗时,有的猪反应较大,有的仔猪注射半小时后会出现体温升高、发抖、呕吐和减食等症状,一般1~2天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可注射0.1%肾上腺素注射液1毫升左右即可消除过敏性休克。

  猪群接种疫苗前,可以添加营养保健制剂和抗应激药物,最大限度的减少免疫应激造成的免疫失败。

  6 、免疫期间药物使用

  在使用弱毒菌苗时,因是活细菌制品,如果遇到抗菌药就会受到抑制或被杀死,使免疫失效,因此在使用弱毒菌苗时,在免疫接种前后各10天内尽量不要使用抗菌素类药物。对于灭活菌苗则可以与抗菌药物同时使用。在免疫疫苗前后各2天,不能进行带猪消毒。

  总之,打了疫苗,不等于做好防疫;做好防疫,必定少不了疫苗免疫,严格的防疫制度并严格执行,态度认真、细致操作,把有效的疫苗注入到猪体有效的部位,才能保证疫苗发挥最大的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