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口蹄疫是一种急性、热性和极易接触性传播的传染病,病原为口蹄疫病毒,该病毒可感染所有偶蹄动物,猪以口腔黏膜、鼻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 和溃烂为特征。本病的传染性极强,传播迅速,感染和发病率很高,可引起仔猪大量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国际上被划分为一类烈性传染病,是当前养猪业的大敌,免疫接种是预防猪口蹄疫的重要技术手段。

  第一步 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规模猪场养猪场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散养猪在春、秋两季实施集中免疫,对新补栏的猪要及时补免。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

  1、规模养猪场和种猪的免疫程序:仔猪:28——35日龄时进行初免,免疫剂量分别是成年猪的一半。初免1个月后进行一次强化免疫,以后每隔4——6个月免疫一次。

  2、散养猪的免疫:春、秋两季对所有易感畜进行一次集中免疫,每月定期补免。有条件的地方可参照规模养猪场和种猪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第二步 正确使用疫苗

  1、必须使用由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逐级供应的经国家批准生产或已注册的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

  2、使用前要仔细检查疫苗瓶口和胶盖封闭是否完好,疫苗是否过期。

  3、按说明书要求的使用方法和用量使用。

  4、使用前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认真检查,确定被防疫猪必须是健康无病的,否则易引起死亡。

  5、免疫器具要进行严格消毒,以免污染疫苗或造成继发感染。通常一猪使用一个针头。

  6、疫苗应按规定的储藏条件保存,已稀释的疫苗应在4小时内用完,剩余的疫苗应煮沸或倒入火中烧掉,切忌在猪舍内乱扔乱放。

  7、使用疫苗最好在早晨。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照射和高温高热。用后要注意观察猪群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8、做好疫苗的登记,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包装规格及注射剂量等项都要记录清楚。

  第三步 及时处理免疫反应

  注射疫苗后,可能出现疫苗反应。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速发型,临床常见的速发型是指反应的速度在十几分钟到2小时之内的表现,不分猪的大小、年龄,最快的有十几分钟就反应发作,可见到口吐白沫,呼吸困难,眼结膜充血,叫声嘶哑,四肢、腋下皮肤发紫,腹部有荨麻疹样疙瘩出现,四肢抽搐, 1小时左右死亡;第二种是迟发型,一般在注射后4——6小时不爱吃食,不爱活动,身上有疙瘩,见墙就擦,有的持续一两天会自然好转,严重的吃食减少,精神差,可持续4——7天才能恢复,个别的死亡。针对注苗后出现的免疫反应,应采取以下的处理方法:

  1、注射后要观察,至少30分钟后没有反应时再离开。

  2、发现反应,初期要及时注射地塞米松,按10公斤体重注射1毫克的剂量计算,根据猪的体重大小计算注射量,每日一次,连续注射2天。

  3、可选用0。1%盐酸肾上腺素、副肾上腺素,大猪每头注射5——10毫克,小猪注射1——2毫克。

  4、在注射药物的同时要大量供应葡萄糖、速补20、电解多维饮水,促进解毒和排泄。

  5、饲料中添加5%的维生素C粉,活化细胞,提高免疫力。

  绿叶保健养猪在此建议可在猪只打疫苗前后10天在猪只饲料中添加1%奥得曼2号,有效缓解疫苗应激,促进抗体提前生成。

  第四步 按时做好免疫抗体监测

  猪免疫21天后,进行免疫效果监测。

  1、检测方法

  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液相阻断ELISA试验。

  2、免疫效果判定

  猪的O型抗体正向间接血凝试验的抗体效价≥25判为合格,液相阻断ELISA的抗体效价≥26判为合格,存栏猪免疫抗体合格率必须≥70%判定合格。

  经免疫监测,免疫抗体合格率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尽快实施一次加强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