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在猪场是很容易见到的一个症状,小到消化不良大便稀软,大到猪瘟便血死伤大半,只要养猪,就不得不重视腹泻给猪场带来的损失。

对经验丰富的养殖户而言,小的腹泻例如球虫,例如黄白痢自己三两下能搞定,可是也有一种腹泻常常引起他们头疼不已。

例如刚进的小猪,一周左右开始拉稀,用过各种抗生素没效果,也不像病毒性腹泻,猪体温不升高,拉稀的症状看着像回肠炎,又像沙门氏菌,可是用药下去无效。一般他们是忽略了小袋纤毛虫病。

有研究对淮南地区猪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调查,显示猪场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达为35.69%。猪蛔虫、鞭虫、类圆线虫、隐孢子虫、球虫、结肠小袋纤毛虫和毛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1.07%、0.62%、6.00%、1.38%、2.77%、17.54%和6.31%。其中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感染率最高,达到17.54%。

很多养殖户会疑惑,我经常做驱虫的,怎么会感染小袋纤毛虫。

首先要明白,小袋纤毛虫和蛔虫这种类型的寄生虫是不一样的,小袋纤毛虫和球虫同属于原虫,用伊维菌素阿苯达唑这类驱虫药是无效的。

一、那么,什么是小袋纤毛虫?

结肠小袋纤毛虫是目前为止纤毛虫门的唯一成员。是人蓄共患病,意思是人也会感染这种虫子,引起发病,所以有小袋纤毛虫猪场的工作人员要注意勤洗手。

结肠小袋纤毛虫主要在结肠和盲肠中以滋养体的形式进行无性繁殖,以抗性卵囊形式排出,并在环境中持续存在。感染的主要来源是被卵囊污染的水或土壤。

小袋纤毛虫主要寄生于猪大肠中,尤其是结肠中,破坏肠黏膜,引起猪腹泻。所以剖检时看到病变集中在大肠部位。

猪是小袋纤毛虫的一种保虫宿主,意思是成年猪可长期带虫。

小袋纤毛虫发育过程中有滋养体和包囊两种形态。滋养体抵抗力较弱,常规消毒剂均能杀灭之。包囊在外界抵抗力较强,在阳光直射下可存活3 h,室温下可存活2个月,10%甲醛溶液中至少需4 h才能将其杀灭。

小袋纤毛虫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当包囊被动物吞食后,在消化液的作用下,囊壁破坏,内部虫体逸出,成为滋养体,随后寄生在大肠内,通过采食组织细胞、血细胞、淀粉及细菌等来摄取营养。通过横二分裂法进行繁殖。

部分滋养体受粪便成形的失水影响,虫体变圆分泌囊壁包绕虫体,形成包囊并随粪便排出。排出的粪便中往往含有大量小袋虫的包囊和滋养体,再次感染其他误食的动物。

保育猪发病率高,哺乳仔猪感染率最低。成年猪往往成为隐性带虫者,虽然携带虫体的量较多,但无明显临床症状,可不予以治疗。

二、症状

急性型:保育猪发病率高,猪突然发病,呕吐,排黄色、灰色或黑色水样粪便,粪便恶臭,内混有血液,并含大量的滋养体和包囊。猪体后躯被粪便污染,该病型传播迅速,猪只可在2~3 d内死亡,死亡率可达100%。

慢性型:病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饮水增加,体温正常或稍有升高排灰色糊状,后变为水样稀粪,有时粪便中混有黏膜碎片和血液,病猪逐渐消瘦、弓背、被毛粗乱,眼窝塌陷,后期病猪脱水严重,可使黏膜苍白,体温降低。病程长,后肢无力,行走不稳,有的持续数月。严重脱水者倒地不起,并最终死亡。

亚临床感染型:成年猪多表现为亚临床感染型,猪只虽携带大量虫体,但猪只并不发病,而是达到了一种虫与猪的共生状态。

三、鉴别诊断

(1)受凉:猪因受凉引起的腹泻,早晨较严重,粪便黄色糊状,太阳出来后症状减轻。因饮用凉水引起的腹泻,如在吃料0.5 h后再饮水,则症状能明显减轻。

(2)消化不良:一般是断奶后突然换料引起,所以加料应逐步进行。

(3)猪增生性肠炎:患猪排沥青样或带血的粪便,有时混有组织碎片和未消化的饲料,皮肤苍白,走路摇晃,病猪肛门周围沾有粪便,严重者短期内虚脱死亡,病死率大约为50%。剖检主要可见回肠黏膜呈脑回样增生,肠壁变粗、变硬,就像一根橡胶管。一般用太妙菌素或者泰万菌素可以治疗。

(4)猪痢疾:一般2~4月龄猪多发,急性型粪便带有黏液、血液及组织碎片,初期粪便黑色,像煤油,后期粪便黄、灰色,慢性型粪便黑色,病变集中于大肠,肠黏膜肿胀,覆盖黏液、血液及纤维素性渗出物,肠系膜出血、水肿。取猪新鲜粪便镜检可见大量弯曲状密螺旋体。用痢菌净,泰万菌素可以治疗。

(5)沙门氏菌感染时猪表现为顽固性腹泻,多发于3周龄仔猪,病变集中于盲肠和结肠,肠内含坏死组织或纤维蛋白样物;肠黏膜肥厚,覆盖灰黄色或淡绿色麸皮样物,剥开后可见底部呈红色,形状不规则溃疡面。猪常出现体温升高,扎堆的症状。

三、防控

1、减少应激。应激包括进猪,转群,打疫苗等。尤其是进猪,常常集中爆发小袋小毛虫病。减少应激的措施:在饮水中加酸化剂,或者加多维,维生素C。

2、做好消毒。可以选择戊二醛或者过氧乙酸,对难以杀死的包囊也有效。

3、治疗

一吨料加地美硝唑1-2kg+磺胺间甲1kg,饮水中加口服补液盐,减少脱水引起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