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头在一线服务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乳猪、产房腹泻的案例,而在整个防控思路及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很多人不理解,解释起来也比较费劲,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及效率避免这种解释的尴尬,那就用文章的形式来阐述下自己的观点吧。

无奈:

很多人遇到这种问题找教头咨询的第句话就是:董老师,我的猪拉稀了,你给瞅瞅是啥病?是不是流行性腹泻?是不是伪狂犬...........

遇到这种问题我想骂人,但是由于行业长期潜规则的影响,也只有苦笑释怀。这种看几张照片,几句话就能判断出是什么病的神技,教头还真没学会。

那么对于腹泻这个问题教头是怎么看待的呢?

症:

症状是临床兽医老师认识猪病的第一步,从猪群临床症状的表现可以推测一些猪病的病理变化,最后再根据其它表现来进行综合的猪病诊断。

同时,临床症状的变化也是临床兽医判断猪病防控实效及其康复与否的常见指标。因此,在临床治疗猪病时,大多数兽医乃至目前的兽医教程均将“对症治疗”作为治疗猪病的主要方法手段。

教头依据多年临床经验及中兽医理论一线实战防控实效总结及完善,在一线实践中逐渐体会到,症状只是猪病本质的一种外在表现,中兽医称之为“象”,而并非疾病的本质。因此,正确认识症状与猪病对于临床兽医诊断与治疗猪病或具有一定的布道价值。

自我调节:

猪病过程中猪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猪主观上的异常感觉称为症状,如疼痛、不适、畏寒、发热、腹泻、咳嗽等。

症状是猪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因素的一种应答反应,也就是猪在受到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时自我调节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的出现反映了猪自我调节能力的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说,症状是猪自我调节能力的外在反映。

因此,症状一般是猪自我调节能力干预的结果,猪的这种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是猪疾病防御能力或可称之为疾病的防御能力的基础。教主称之为抗逆性能。从这个意义上说,症状的出现是猪自我调节保护自己的一种反应。

症与病:

一般情况下,当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于猪机体时,猪病发生与否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猪的自我调节能力;

二是内外环境因素的损伤程度。

当内外环境因素对猪机体的损伤程度能够被猪的自我调节能力修复时,则猪可以不表现为疾病状态或仅仅是一些自愈性疾病;

而当内外环境因素对猪的损伤程度超过了猪的自我调节能力修复的限度时,则猪就表现为疾病状态。疾病的本质是内外环境因素降低或损伤猪自我调节能力的结果,而症状则是猪自我调节能力对内外环境因素所做出的一种应答反应。

当猪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修复内外环境因素对猪的损伤时,症状可以消失,当猪的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愈强时,症状可能反而剧烈。反之,则症状持续,当损伤进一步加重时,则症状加重或向其它方面转化。

但是,如果猪在自我调节能力低下时,则猪自身有可能不出现症状或出现与所发疾病不相应的症状。也就是说,症状的发生与疾病的发生两者之间不是一 一对应关系。

症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猪病的状态,但不一定能够反应猪病的有无或轻重程度。所以,在临床兽医诊断方面,症状的有无不能够反应疾病的有无,相对应脏腑的症状也不一定是原发疾病的本质。在临床兽医治疗方面,症状的改善不一定就表明疾病的改善,而症状的剧烈也不完全代表猪病加重。

比如我们遇到的产房腹泻、断奶腹泻等问题,很多临床案例哺乳小猪一旦寄养症状即可消失,而很多断奶小猪的腹泻限料或者更换米粥饲喂亦或者增加运动症状即可减轻或者消失..........那么这样的情况下,腹泻是病还是症?

原则:

治疗猪病应症病结合:

既然症状的出现是猪自我保护的一种反应,因此,临床猪病防控上对症治疗也不一定有益于猪病的改善。相反,在疾病治疗的早期,如果一味对症治疗,则有可能消弱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而导致疾病的加重,甚至死亡,正如中兽医常说的“闭门留寇”。

多年的一线猪病防控经验及案例在症状与猪病的诊治方面也给了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一些药物确可明显改善病猪的临床症状,但却对病猪的生命造成了更大威胁。如在腹泻方面的治疗,一些快速收敛止泻药物的使用很容易造成猪的腹泻问题解决了,猪死了;猪的发热症状解决了,猪死了........这样的事实案例还少吗?这种现象的出现我们不应该反思吗?

因此,作为临床兽医,要力求做到“追本溯源,治病求本”。尤其是在“对症治疗”时,一定要慎重。只有当出现的症状已严重威胁到了猪的生命时,此时才应当以改善“症状”,为治疗赢得时间,也就是中兽医上常说的“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猪病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使病猪出现腹泻、发热、咳嗽、脱水等异于正常的明显症状。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前养猪及兽医从业者文化水平及专业技术因素影响,为维护猪群健康所采取的努力,主要是被动的以缓解症状为主的治疗。相应的以对症治疗为主体的临床兽医得到了快速发展。应该说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感染类和传染类猪病对我们养猪的威胁,改善了猪群的健康状况,降低了一定的养猪风险。

传统上我们把这些症状叫猪病,病症不分。多年来的对症治疗使我们养成了猪有症状就吃药的习惯,并且迷信所谓的现代化、规模化养猪学。正因如此,国外的养猪模式把我们的养猪业带进了对症治疗的泥潭,难以获得真正的猪群健康。

随着行业的进步,我们终于有意识到了主动防病,反思的意识。不仅治标(对症治疗)还要治本(获得并保持健康)。则对症治疗不能再满足我们养猪业的需要,必须采取新的措施。首先来了解症状。

猪病了却没有不适的症状(感觉),当有症状时已经无可救药。这样的事情还少吗?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猪越来越难养了?

症状是怎么回事?它代表的本意是什么?它与猪病是什么关系?

关系:

炎症、发烧、腹泻是常见症状,是如何产生的呢?原来当病菌潜入猪体,只要数量不大,在猪体内循环的淋巴细胞会轻而易举的将其歼灭,所以我们通常就不会感觉到猪体内的这些经常发生的战争。

这也是猪有病不一定有症状的一个证明。比如有些猪看着没精神,下次喂猪的时候就活蹦乱跳了。

如果病毒、细菌以及真菌成功地突破了猪的前沿防护线,开始大量繁殖增生,为了胜任消灭入侵者的重任,猪体内的淋巴细胞也会根据危险程度的需要而大量分裂,并马上采取有效措施与入侵者作战,甚至牺牲自己。在防御战中,猪体内“战场”周围的细胞组织也会受到影响,它们会出现肿胀,这就是炎症的表现。

炎症并非只由入侵者引起,而是和猪的免疫系统有关。卷入战役的细胞被要求加速运转,它们必须输送更多在“战斗”中急需的酶和其它物质。渐渐地它们的力量开始增大,“运转温度”开始上升,于是猪体内会因发烧而全身灼热。高温恰恰是免疫系统主要用于对付病毒和细菌的有效武器,因为这两者都极不适应高温。

那么猪为什么会腹泻呢?吃到有问题的奶水,猪不舒服,就会把它尽快的排除体外,而如果猪吃的多了消化不了,也会把它排除体外减轻猪自身的负担,还有其他原因,总之腹泻是猪自我调节保护自身的一种手段。

由以上可以看出,症状是猪体免疫与病菌或者不适因素双方正在战斗的外在表现。中兽医讲:一切症状乃正邪之争。

因:

可见,症状的产生需要三个条件:

1.存在病因,有邪。
2.免疫系统存在,有正。
3.两者必须正在作战,正邪之争。

无论何种原因使正邪停止战斗,症状就会消失。可能会有三种结果:

1.正胜,既免疫系统取得胜利,结束战斗,症状消失,表示病好了或病情减轻。
2.邪胜,既病毒或病菌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而深入,症状消失表示病情加重。
3.两败俱伤,既谁也没有取胜,双方暂时休战,症状消失表示病情未变。

那么,消除症状也有三个方法:

1.扶正祛邪,既帮助猪体免疫系统打败病毒病菌,使症状消除。
2.扶邪胜正,既抑制猪体免疫系统使病毒、病菌取得战斗的胜利,使症状得以缓解。
3.置之不理,使其自行缓解,可能有三个结果。

现代对症治疗的医学多采用了后两种方法,有症不治(因为找不到病因)或抑制猪自身免疫力或干扰猪的正常功能来缓解症状,往往是不治还好越治越严重。

症不是病,仅为了消除症状而使猪病加重,进一步损害猪自身健康的对症治疗,不应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急则治标(症状)缓则治本(提高猪群自身免疫), 扶正祛邪,提高猪群自愈力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提升猪群健康度的有效方法。我们必须从对症治疗的误区中走出来。

其实,我们也不必太在乎症状,害怕症状,而应该了解症状,运用症状。

无症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有病不一定有症状,既无症状不一定表示没有病。如猪的猝死。

猪病在不断深入发展,进胃,到肠,入血、达脏,却无症状,使其大意。当有症状时己病入骨髓,无可救药。比如一些长期的慢性中毒造成的实质器官损伤及猝死就与此种情况有关。

不过这一般指猪病的中前期,后期一定是有症状的。当然,无症状也可能是好事,表示猪无病或猪病情轻。特别是现在自由采食及集约化的管理模式,细心及经常巡视猪舍,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是降低损失的有效习惯。

有症状也不一定是坏事。

症状出现,只说明正邪之争,并不能表示出猪病情的轻重。有时候,症状越强烈,说明免疫力越强大有效。比如小猪容易腹泻。但是只要方法得当,恢复的也很快。这恰恰证明了小猪拥有强大的免疫力。因此很容易好转,就像平时说的“橡皮猪”。

而且多数腹泻症状是一种防御机制和自我保护措施,是有利于小猪健康的。

比如,小猪的呕吐和腹泻,也是一种防御机制。有害物质经消化道进入猪体内,不马上吐出来或泻出去。对小猪会有什么好处呢?

当发现小猪腹泻后,要求立刻服药,加以治疗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阻断了这种防御可能对小猪自身造成不利的后果,是值得注意的。

很多腹泻一用药,腹泻问题解决了,但是小猪也绝食了,甚至死亡了,为什么?

从某些方面说,症状是猪群维护自身健康的朋友。

它是可以帮助猪群重新回到健康的,对待朋友应该欢迎,而不是见症即杀。那种认为腹泻就会死猪的看法,是利益集团误导留下的后遗症。

试想一下,如果你吃了有毒的食物,而不拉肚子,把毒素排出体外,会是什么后果呢?当然,有症状有时候也是一件坏事,说明你的猪可能有病了,比不上猪群无症状的好,应该客观全面的了解症状,而不是有症急投医,更不要以消除症状为唯一目的。

小结:

猪病与症的关系就象战争与战役的关系。可能是场无销烟的战争,即有猪病不一定有症状;可能是一场有多次战役的战争,即一病多症;后期的大决战,无论胜负,对于相当于战场的身体,都是有极大伤害的。因此,久病必然体虚。

其实,对症治疗并没有错,问题出在猪病症不分上。把症等同猪病,见症就怕就治,不论症的意义是有害还是有利,治好症就是治好了猪病。

许多症状是有利于猪自身健康的,是猪的一种防御机制,盲目乱治,是破坏这种机制,恰恰帮了猪病的忙。现在为什么很多猪场的猪越来越难养?正是这种对症治疗造成的恶果。

我们很多猪场掉进了对症治疗的误区,把精力全部用在了缓解症状上。而忽视了猪病是一个过程,是多种因素和条件造成的后果这个最重要的现实。把猪病看成一个过程,还有什么猪病不好控制?

许多行业内的大神级专家,治好了许猪场的猪病,而自己参股的猪场却因为此病损失惨重,极具讽刺。

其实,他只是治症专家,从来没给人加的猪场彻底的治好过猪病,因此,他更治不好自己猪场的猪病。对症治疗的防控思维使我们全力以赴仅仅赢得了几次战役,在某种意义上说,起到了暂时救火的作用。但却输掉了整场战争,我们的猪群健康度没有了。那么病是一个过程,恢复猪群的健康度也应该是一个过程,一次见效,几次包治,对于缓解症状是可以理解的,但说根治,傻瓜才去相信。你上当你活该。

摸着胸口问自己,你平时给人家猪场服务过程中所采取的防控方案,是治症还是治病?怕是治症的多吧?

要想彻底治好猪病,就必须病症分开,确立以治病为主,治症为辅的指导思想,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要标本兼治。

怎样才能真正的治好猪病呢?对因对症,切断诱因,多管齐下,方为正道!

火烧水开,水沸是症状,水温是病情,则火就是病因。 冷水止沸,水还沸,只能治标不治本,怎麽办?灭火!

所以,腹泻是症不是病,搞不清关系要猪命!切记、切记、切记!